深闺少女大沙河
贵州大沙河为林农采集野生竹笋增加收入保驾护航
宋洪杰专业号 | 2011-6-17
 

贵州大沙河为林农采集野生竹笋增加收入保驾护航

 

野生竹笋资源,是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经济植物资源之一,也是自然保护区老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主要生长有平竹、方竹、水竹和黑竹等竹笋资源,根据各竹种发笋时节的不同,每年采集野生竹笋时间长达四个月之久。据调查显示,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野生竹笋资源在保护区占有一定的比例,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每年采集竹笋资源多达180余吨,市场销售金额达140多万元,采笋高峰季节,老百姓每天采笋收入人均高达180元以上。

时逢每年四、五月,山上、林间、路上,来来去去,成百上千的采笋人马,给自然保护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威胁,自然也成了主管部门加强林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时期。野生竹笋的采集技术指导、采集后的抚育管理、采集期间的收购秩序和林区森林防火等管理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不可忽视的。

为了认真维护林区群众利益,切实加强竹笋采集这一时期的特殊管理工作,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主动出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了林区管理。一是组织林区群众召开座谈会,调查了解当年林区野生竹笋资源发笋情况,合理安排采收设点;二是提出采集技术指导意见和采集后的抚育管理要求,确保科学、合理采集、有效利用和保护野生竹种资源;三是明确收购商,与收购商签订收购管理合同,确保收购秩序和收购价格合理;四是明确采集、收购期间林区安全管理和注意事项,确保林区安全万无一失;五是明确干部专人深入林区第一线跟踪、监督、加强协调管理工作,为林农采集野生竹笋增加收入保驾护航。

自然保护区倡导社区共管理念,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的这一举动正是认真倡导社区共管理念与实现社区共管行动的真实再现。                    (宋洪杰 程泽佳)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